刚拿到驾照的朋友大多数还没有恶劣天气情况下的驾驶经验,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雨天驾驶需要注意的事项。
雨天驾驶的危险主要有三点,一是雨水和泥泞使车轮打滑,二是雨水使制动系统失灵,三是排气管进水熄火。
路过泥泞地段一是防滑,二是防陷,所以必须按前车的车辙走。进入泥泞地段之前先换低速档,中途不可换挡,要一口气匀速直线开出去。中途换档车就会瞬间失去动力而停车,想再起步就难了。
万一陷入泥泞,千万不要使劲踩油门,否则驱动车轮只会越陷越深。如果没有其他垫车轮的东西,可将打滑轮胎的气放到快要扁了,使轮胎发软变形,增加抓地的摩擦力。发动机启动后挂2档,半离合,加油,慢慢起步,大都能顺利通过。若仅有一侧轮胎打滑,则轻拉手刹加大油门。因手刹的作用,空转的车轮会停止转动,而另一边的车轮增加驱动力,就有可能轻松地驶出泥泞地了。
自动档汽车在水深超过排气管时涉水的要点和手动挡车相同。具体操作是:挂2挡,右脚踩油门,固定较大的油量,直至出水前保持不变。一旦需要减速,用左脚踩脚刹减速。这样操作,尾气足不进水,可顺利驶过积水路段。(有一键启停的车,一定要关闭该功能,防止涉水熄火再启动损伤发动机)
有的人遇到下雨,就将胎压降低一些,希望增加轮胎和地面的接触面积防滑。这样做恰恰适得其反,增加接触面积就降低轮胎单位面积对地面的压力,使排开轮胎与地面之间水膜的力量减弱,使轮胎更容易打滑。因此,降低胎压不能防滑,增加胎压反而防滑。
泥水路面的制动距离最大的能达到正常路面的3倍,所以一定要慢,雨天刹车不灵了,提早刹车。
轮胎的胎纹可以有效排开水膜,但是不能有效排开泥膜。刚下雨时,路面的尘土还没有被雨水冲走,这些尘土吸收了雨水后,变成胶体状的泥膜,使轮胎更容易打滑。所以在刚下雨、路面未湿透时更容易出现打滑。
在大雨中开车视线不清是最大的隐患。在暴雨中即使雨刷高速摆动,也无法拨开玻璃上的雨水,使你无法看清前方路况。这时最好靠路边停车等待,同时打开双闪灯。
路过积水路段时,观察其他车辆行驶的情况,确保避开深坑等障碍物。当积水淹没排气管时,还要防排气管进水。为此,必须在入水前挂上低速挡,稳住大油门匀速直线开过去。为防止排气管进水,入水后不能收油;为防止驱动轮失去牵引力,中途不得换档;为减少行进中的阻力,要保持匀速直线行驶。如果因收油排气管进水憋灭火,甚至气缸进水,一定不要再打火了,只能叫救援。
汽车经过积水路段或在暴雨中行驶后,制动摩擦片进水能使制动失效。可采用低速行驶中同时踩油门和脚刹的办法,让刹车片发热排掉水分。
【
石家庄驾校】
http://www.0311jx.com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