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市消保委接到消费者投诉,反映落入低价驾培陷阱。市消保委经调查后发现,本市驾校培训服务市场中存在教练暗中充当“黑驾培”耍“猫腻”的现象,坑害消费者。
消费者刘先生为考驾照,从互联网上随机搜索到上海万隆驾校培训中心的网站。该驾校在网上承诺:“学车最低价平时班3600元,包通过,合格率100%”,同时“全程上门接送”、“一次性收费,一包到底,中途无任何费用”。于是,刘先生向该驾校报了名。一周后,该中心派来一辆面包车接刘先生去体检。又过了一周,该中心的祁师傅来找刘先生,收取了3700元培训费,出具了盖有发票专用章的收据,还与消费者签订了驾培合同。接下来,刘先生被要求到位于青浦的大众驾校培训中心去练车,并在参加小路考、大路考、倒桩考时再分别缴纳了40元、40元、60元考务费,且无任何凭证。最后,当刘先生通过了驾考向驾校要驾照时,对方工作人员却要他再付230元,否则不发照。此时,刘先生才意识到自己上了当。
据市消保委向万隆驾校调查了解到,驾校学员名册中没有刘先生的登记信息,刘先生的培训合同和费用收据上盖的印章都是假的;且教练不是万隆驾校的教练,而是“黑驾培”,他通过一定渠道收集到刘先生的信息后,派祁师傅冒充正规驾校上门向刘先生收费,事后他再价外加价,额外收费。至于刘先生的信息何以传到他手中,由于当初接受刘先生报名的万隆驾校黄小姐已离职,所以难以查知。
经过市消保委多方调解,刘先生现已拿到驾照,但是“黑驾培”还有哪些“猫腻”?驾培市场还有哪些潜规则?对此,上海市消保委进行了进一步调查发现,驾培市场还有教练员“挂靠”驾校现象,在一定程度上成为“黑驾培”的“生存土壤”。目前,由于教练员不能单独开展驾培业务,他们便挂靠驾校,以驾校名义对外招生。驾校接受其挂靠后,按教练招收“徒弟”的人数向其收取管理费,进行管理。表面上,教练员和驾校各司其责,各取所需。实际上,部分教练员诚信缺失,借机充当“黑驾培”。他们有的招来学员后不向驾校报告,从而把驾校“架空”,以此逃避管理;有的直接“飞单”,在彼此之间有偿转让学员;还有的用低价吸引学员,事后再额外收费,牟取暴利。同时。部分驾校只重收费,疏于管理。事前为了“创收”放低挂靠门槛,甚至于来者不拒,事后缺乏有效约束,致使驾培教练良莠不齐,乱收费现象屡禁不绝。
对此,上海市消保委提醒广大消费者,选择驾校时留意以下几点:
一是选择正规的培训机构。根据有关规定,正规驾校必须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公示《道路经营运输许可证》、收费价格和项目、教学大纲、训练基地和训练区域的具体地址、投诉电话、培训机构教练员质量排行榜等信息。因此,消费者在选择驾校时,要看清该驾校是否公示上述信息。同时,消费者还可以事先登录上海交通网的城市交通便民查询页面,查询本市所有驾培机构的名称、经营场所和联系电话,确保找到资信好、信得过的驾校。
二是选择后付费的培训模式。目前,驾校培训有先付费再学车和先学车再付费两种形式。通过比较,建议消费者选择后者,以便保证在接受驾培服务时的知情与公平。
三是取得相关费用凭证。消费者支付培训费用后,要向驾校索要发票,与驾校订立培训合同,并妥善保存,以便事后据以维权。
此外,上海市消保委希望广大驾校依法经营,严格自律,加强内部从业人员管理,不要让“黑驾培”借挂靠搞“猫腻”,损害消费者权益。上海市消保委还呼吁相关政府部门对相关情况予以重视,加强管理,依法整治,特别是强化对教练员和驾校的信用管理和考核,让广大消费者能够安全放心地消费,切实维护驾培市场的有序、和谐。
【
石家庄驾校】
http://www.0311jx.com/